4月24日,淮上区曹老集镇杨湖村一位村民路过一处田地,突然觉得地里有异常,走近一看,发现一古墓被盗挖,随即报警。随后,市博物馆和警方介入调查。
4月24日,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赶到现场,配合警方取证。
“现场发现了盗墓者在盗洞中所留下的生活用具等物品。”博物馆馆长辛礼学告诉记者,,该馆工作人员对该古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挖开厚厚的沙石,露出了宏大的墓顶。砖砌的墓顶层次分明。到上午为止,工作人员一直对该墓墓室进行清理,发现这个古墓型制十分特别,具有较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墓口朝向东南,墓深3米左右。一共五个墓室,墓室内部比较复杂,遗憾的是,里面没有发现任何文物。但该古墓是蚌埠地区所挖掘古墓当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东汉古墓,可以与双墩春秋墓相媲美。
“该墓中有两个‘盗洞’。”辛礼学说,工作人员在盗洞内发现了一把损毁的铁剑,估计是盗墓贼从原墓室盗得,后觉得剑身已经损毁,随即丢弃。
万幸的是,盗墓贼未发现这座古墓墓顶上还“藏”有一个小型的东汉墓。工作人员在清理时,无意中发现该小型墓,从中出土了东汉时期一面铜镜、一个陶罐。
墓的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是否表明墓主人身份显赫?“只能说是有可能,因为尚未清理完毕。”辛礼学说,两座墓的发现,为研究东汉时期的墓葬型制、葬俗、葬制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增添了新的资料,丰富了历史和考古研究内容,意义重大。更多的情节,还需要下一步发掘之后的复原、整理与考古研究。”我们打算将这两座墓整体拆掉,然后搬回来,在即将建成的新博物馆中为市民展示。”
截止到昨日下午,古墓的抢救性发掘清理工作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