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园区就得停产?印染企业负责人称补偿缺位

xwfb168 2025-09-08 20:18

  日前,河北省高阳县多家印染厂负责人反映:高阳县正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纺织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推行高阳县印染产业园区建设,并强制要求高阳县范围内印染企业限期搬迁到园区内集中生产经营,让企业叫苦。 
高阳县是著名的纺织之乡,以“高阳毛巾”闻名,纺织产业有较高的集聚度、大规模配套协作,印染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记者从多家印染厂负责人处了解到:现在政府搞印染产业园建设,要求各厂在指定园区内自行购地,但价格超过千万,很多企业买不起。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口头传达,如不能入驻园区,将会面临断水断电、企业关停的处境。一些无法入驻园区的企业此前投入巨大,一旦停产损失巨大,但政府对此一直没有说法,关于园区的搬迁事宜,也一直是口头传达,没有文件下发。 
  企业负责人同时反映:政府让各家印染厂写承诺书,内容包括真心支持入园、支持政府入园决策、同意搬迁延长期污水处理费涨价并重签协议、承诺不偷排、不偷采并接受检查等。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口头表示没有拿到土地但有意入园的企业可以先报名,或租赁其他企业的土地入园,一些印染厂迫于压力配合写下了承诺书,但之后在各家企业与污水处理厂需要重新签订的协议上,污水处理费从原来的4块多涨到了8块多。 
一位印染厂负责人出示了一份政府工作人员(当事人称为“包联帮扶人员”)发来的《污水处理过渡期服务协议》。上面的协议方是联合环境水务(高阳)有限公司,协议显示:污水处理费单价:8.7元/吨(含税价),税率6%。如遇国家相关税收政策调整,按税法新规定和不含税总价,为基础相应调整合同价格。该负责人认为,涨价非常不合理,也没有经过听证等合规流程。 
  针对上述情况,记者咨询了法律从业人士。一位律师表示:政府搬迁项目,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征收,一种是协议搬迁。前者按土地性质有所区分,如果是国有土地需要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开展实施,如果是集体土地征收则需要按照《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推进。无论是哪种性质,均须县级以上政府主管部门合法合规开展,并下发相关的正式文件。而协议搬迁,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及流程性要求,但须经双方自愿协商一致,协议搬迁项目政府一般不具有强制性。 
  据记者了解,在其他省份,出于环保等目的,要求企业进入园区集中生产经营的做法是常见的,但多地政府均出台了鼓励政策。如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商务厅、福建省财政厅2023年印发《鼓励企业入园进区若干措施的通知》,对企业入园进区实施的搬迁技改项目,各级政府可比照招商引资落实优惠政策,对园区企业予以奖补,对符合条件的入园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给予省级技术改造相关政策支持,对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的固定资产贷款,符合条件的由省级财政给予最长3年、年化2%贴息支持。 
  广东省清远市2021年发布的《清远市扶持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建设、培育现代轻工纺织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若干政策》显示,清远市对符合相关要求的新注册设立企业,单个企业奖励总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固定资产投资额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项目,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奖励支持。支持转移园内相关承接产业转移机构、平台公司为转移企业提供标准厂房免租政策,对提供免租政策的机构、平台公司,市级财政也将给予补贴奖励。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与生态环保要求趋严的当下,将分散印染企业规划至纺织循环经济工业园,有利于推动行业绿色高效发展,但同时,如果不能入园、面临停产搬迁的企业不能得到及时合理补偿,很有可能导致“搬迁即破产”的情况发生。对此,记者会继续跟进该园区建设项目的后续开展工作。

免责声明:信息来自网友供稿,本站只做展示,不对真实性负责!

评论 0